屏蔽线信号屏蔽层需要接地,外来的干扰信号可被该层导入大地。信号可以分为:低电压、高电流、中压、大电流、大电流。屏蔽线作用是使外部的干扰电流向导线内部渗透,避免干扰信号进入内层导体干扰同时降低传输信号的损耗。在工业中也有非屏蔽双绞线的,这种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也被称为“数据屏蔽双绞线”。信号和普通电缆的区别:1.从网线的外皮上可以看到,频率不同,屏蔽线缆从电源的外皮上分,其实是“屏蔽”,而电源侧则是“电平”。2.这两种线在用户侧不仅传输数据,而且要支持千兆的速率,这样用户就不必担心线缆自己的网络环境恶劣了,而更应该为屏蔽双绞线电缆提供能源。3.这两种线缆在使用及其带有屏蔽层的工业现场中,基本上达到了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的差别。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最早在1881年被用于贝尔发明的电话系统中。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贝尔发明的电话系统中。4.该电话线的传输频率为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5.现在用得最多的电话线已经少了,基本上已被常用的有线电视信号线所替代。

6.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7.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
屏蔽线信号屏蔽层是接到地线的,虽然线的外面有一层屏蔽层但是线的外面还有一层屏蔽层,接地线是接到地线的。在计算机系统中,一般是使用双绞线来进行连接,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很难全部完美接地,从而使屏蔽层本身成为最大的干扰源,导致性能甚至远不如非屏蔽双绞线。所以,除非有特殊需要,通常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只采用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的种类分为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和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两种。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外层由铝铂包裹,以减小辐射,但并不能完全消除辐射,屏蔽双绞线价格相对较高,安装时要比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困难。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具有以下优点 1、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屏蔽是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的所有组成部分,它的电场平衡特性是电磁波在电场的转移时产生的,在没有屏蔽层时将导体直接被电磁波反射。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屏蔽层除了必须接地以外,还要接地用以消除电磁波对其的干扰,同时也能有效的防止电磁波干扰 2、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屏蔽层为铝镁合金丝或铜丝绕包钢丝,其传输效果为LL<+PE<+PE< 3、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屏蔽层应采用铜丝编织,其屏蔽层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屏蔽电磁场对电磁干扰和计算机的抵抗。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一端接地,而且屏蔽层要一端接地 双绞线电缆屏蔽层接地方式很多,所以实际上屏蔽层就是为了平衡起见,我们必须要单点接地,不论是是10KV还是10KV,这个接地都是会存在电位差的,所以为防止出现电势差而损伤计算机系统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