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铠装电源电缆是在电力系统内利用阻燃塑料做成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用于电力传输大功率电能。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

1832年,沙俄退伍军官许林格将电报线路埋在地下,六根导线之间彼此用橡胶绝缘后同放在玻璃管内,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下电缆。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在地下通信中,由于通信电缆绝缘层厚度小,容易受到机械化、振动、化学腐蚀、地下电流、振动等场、靠近水底等场所时,必须使用电缆。在有振动的场所应使用电缆,而且应注意电缆的防老化、防腐、耐冲击。直埋敷设于地下的电缆与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之间应相距0.25~0.5m;埋设在地下的电缆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覆盖超出电缆两侧各50mm;在水平安全区k 以下的电缆和软土,必须用水泥盖板保护,如不能浸水,必须截断,电缆沟一般不允许有腐蚀杂物及硬块,但是要在与地面的交叉处设有间距相等的保护,间距应该大于0.1m;地下通道,电缆禁止沿地下管道敷设。
阻燃铠装电源电缆,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试样被燃烧,在撤去试验火源后,火焰的蔓延仅在限定范围内,残焰或残灼在限定时间内能自行熄灭的电缆。根本特性是:在火灾情况下有可能被烧坏而不能运行,但可阻止火势的蔓延。通俗地讲,电线万一失火,能够把燃烧限制在局部范围内,不产生蔓延,保住其他的各种设备,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电源是指能够提供三个大小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的电动势(或电压)的交流电源。由于此电源具有二个电源点,故又称为“二电源”,主要是用来传输由发生电磁振荡的电源。电路的结构主要要外设有电源,对外的电压或者使用的电源,都会提供给相关的电源,使其电压保持一致,保证供电的安全。3.4平方铜线能带三档每一千瓦,是足够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过热,对于大功率,应该考虑到电网的功率大小,一般来说保证三千瓦的电源的电压在保证一个千瓦的功率以后,才能保证供电,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不能够“单一个千瓦”,容易产生较大的电能损耗。现在市面上很多“导体”已经都被电脑设备所垄断,如果想要增加这个量,那基本上要结合家中的实际用电量和厂家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一个千瓦的用电需要2个安培的电流,则需要2.5平方的铜线,可承载3千瓦的电器,如果是铝线的话,可承载3千瓦的电器。千瓦(Kilowatt)是功率单位,等于1000瓦特。阻燃千瓦是一块“ 无卤 无卤 无烟”的条件,阻燃千瓦是检测工业企业用电乘以电流量表、配电流量表、导线截面积、导线面积(导线截面积)、直流电阻(电流密度)、安全载流量(安全载流量)、电压损失(绝缘及负荷)等。
2017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六十八条 电缆的连接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时,电缆线芯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卡爪) 、线 鼻子或者快速连接器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二)不同型电缆之间严禁直接连接,必须经过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 或者母线盒进行连接。(三)同型电缆之间直接连接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 橡套电缆的修补连接(包括绝缘、护套已损坏的橡套电缆的修补)必须 采用阻燃材料进行硫化热补或者与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在地面热补或者冷 补后的橡套电缆,必须经浸水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2 塑料电缆连接处的机械强度以及电气、防潮密封、老化等性能,应当符 合该型矿用电缆的技术标准。2017版《煤矿安全规程》第六节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第四百七十五条。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 、铅皮(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