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型双绞线是一种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的。

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双绞线一般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双绞线”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实际使用时,双绞线是由多对双绞线一起包在一个绝缘电缆套管里的。如果把一对或多对双绞线放在一个绝缘套管中便成了双绞线电缆,但日常生活中一般把“双绞线电缆”直接称为“双绞线”。

双绞线电缆最早在1881年被用于贝尔发明的电话系统中。1900年美国的电话线网络亦主要由两根22~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双绞线电缆”也称为“双绞线”。随着 80年代早期的电话线网络技术发展,双绞线已成为“双绞线”,可见其特性阻抗到一定程度上,而原来投资较低的计算机网络或电话网络产品,一般采用4/4芯双绞线,多路双绞线采用4/4芯屏蔽线,用户可根据需求选用各种质量较好的电缆。在双绞线电缆中,不同线对具有不同的绞距长度,一般较细的绞距长度,绞距长度越长,绞距也相应相应增加。3.随着线缆特性的不断放大,双绞线的种类也有很多种,其中:3类线、4类线、5类线、超5类线、6类线、超6类线、7类线、8类线、超7类线、9类线。此外,4类线还增加了绝缘与保护层,增加了电缆的平衡特性。
屏蔽型双绞线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支持多点数据通信。它是有一个导线分叉的,在金属外壳上面串联的设备较多,这个导线的总长度就有多远,一般在两个节点上,这种联接方式的单端标准距离最多是1000米,接收都是120米。双绞线的作用是使外部干扰在两根导线上产生的噪声(在专业领域里,把无用的信号叫做噪声)相同,以便后续的差分电路提取出有用信号,差分电路是一个减法电路,两个输入端同相的信号相互抵消(m-n),反相的信号相当于x-(-y),得到增强。型双绞线电缆的屏蔽层主要是由3层组成,内部结构一般是绝缘层,包括导线、电路板、抗干扰层、导线、信号线、安全锁、抗干扰层等。另外,因为在线缆的内部不同等电位,有十字骨架,把双绞线卡在骨架的凹槽里,提高双绞线的平衡特性,这也是为什么组网相互抵消的原因。5、双绞线抗干扰的简单过程中,同轴电缆的抗干扰能力较弱,在所有的组网中都是不能去除的。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6、 在传输速率方面的区别:5类线能够达到千兆传输效果,其传输距离仅有几十米,同时也能够提供100M的综合衰减对串扰比和信噪比等。因此,在100M网络中,超5类线主要以5类线为例来区别。
VGA线算上外层屏蔽线也只有13条为什么插口有15只脚?
有好几个都是地线屏蔽线,可以连接到一起。还有2个空的不接。5、9可以不接。
铜芯YJV-1芯150平方电缆的直径是13.82mm。根据圆面积公式S=πr²,S为150,r为半径,则r=√(150/3.14),根据直径公式d=2r,所以直径等于13.82mm。
以前的有线电视都用同轴电缆,当时自己还接过,安装确实很复杂,现在的双绞线就方便很多。同轴电缆的优点是可以在相对长的无中继器的线路上支持高带宽通信,而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体积大,细缆的直径就有3/8英寸粗,要占用电缆管道的大量空间;二是不能承受缠结、压力和严重的弯曲,这些都会损坏电缆结构,阻止信号的传输;最后就是成本高,而所有这些缺点正是双绞线能克服的,因此在现在的局域网环境中,基本已被基于双绞线的以太网物理层规范所取代。
一、家装用屏蔽网络线好一些。二、屏蔽网络线非屏蔽网络线多了一层或两层屏蔽保护,传输速率更高。三、屏蔽双绞线虽然传输速率更快,ftp是对整体进行屏蔽,事实上。非屏蔽和屏蔽网线都是由8跟4对不同颜色的线绞合而成。室内用屏蔽网络线将拥有更好的传输质量,且要求建筑物有良好的地线系统,室内局域网通常采用非屏蔽网络线(UTP)进行布线,这样是为了减少辐射和提高抗干扰能力,我们常用的室内局域网网线一般为五类双绞线,所有线材全部网上买。对于网络线,室内局域网我们更多的是使用屏蔽网络线,但对相连接的系统都有很高的要求。
单屏蔽只是在外护套内有一层绝缘,而双层则是每根芯线都有一层屏蔽,最后在所有的芯线外面(护套内)还有一层屏蔽层。双绞线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无屏蔽外套,直径小,节省所占用的空间;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所以大多数局域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作为布线的传输介质来组网,网线由一定距离长的双绞线与RJ45头组成 屏蔽双绞线外面包有一层屏蔽用的金属膜,它的抗干扰性能好些。但屏蔽双绞线要求整个系统全部是屏蔽器件,包括电缆、插座、水晶头和配线架等,同时建筑物需要有良好的地线系统。但是在实际施工时,很难全部完美接地,从而使屏蔽层本身成为最大的干扰源,导致性能甚至远不如非屏蔽双绞线。所以,除非有特殊需要,通常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只采用非屏蔽双绞线 双绞线的屏蔽方式很多种:1、在四对线外只用铝箔包裹;2、每对线用铝箔包裹,四对线外没有金属网; 这两种一般称为单屏蔽双绞线3、在四对线外用铝箔和金属网包裹;4.每对线用铝箔包裹,四对线外加金属网。后两种一般称为双屏蔽双绞线,铝箔是防高频干扰,金属网是防低频干扰的。
构成电缆屏蔽层的材料,有铜丝、镀锡铜丝、铜带、铜塑复合带、铝箔、铝塑复合带以及半导电材料等等。
请问一芯500平方铝芯ZR-YJLV电缆、铜芯VV22-3x150+2x70平方电缆电流多少A?
一芯500平方铝芯ZR-YJLV电缆的电流是556A;VV22-3x150+2x70平方铜芯电缆电流是291A。
1、黑色:系统电路的地线。2、红色:代表+5V电源线(主板、硬盘、光驱等硬件上的芯片工作电压)。3、绿色:代表PS-ON信号线(主板电源开/关的信号线,未接通时有一定电压)。市场上广泛出现的一般是每条双绞线由四对绞线组成,分别用橙、蓝、绿、棕4种颜色标出(具体来说是橙、白橙、蓝、白蓝、绿、白绿、棕、白棕八种颜色),也就是有8条铜线。扩展资料:1类线:铜墙铁壁线没有缠绕,只能传送声音,不能传送数据。2类线:无缠绕,可传送数据。最大传输速率为4Mbps。3类线:铜线每分米缠绕1次,早期市场最常用,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4类线:是一种过渡型线材,市场不多见,最大传输速率为16Mbps。5类线:是一种向高速率发展的开始,最大传输速率为100Mbps。超5类线:迎合千兆网的出现而出现的新的线材。6类线:新一代高速率线材。
请问YJLV22铝芯5x240平方电缆载流量表是多少?
YJLV22-5x240平方铝芯电缆载流量表:
芯数 | 5 |
平方 | 240 |
型号 | YJLV22 |
载流量 | 343 |
材质 | 铝 |
护套 | 非铠装 |
屏蔽线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悬空。当信号线传输距离比较远的时候,由于两端的接地电阻不同或PEN线有电流,可能会导致两个接地点电位不同,此时如果两端接地,屏蔽层就有电流行成,反而对信号形成干扰,因此这种情况下一般采取一点接地,另一端悬空的办法,能避免此种干扰形成。两端接地屏蔽效果更好,但信号失真会增大。请注意:两层屏蔽应是相互绝缘隔离型屏蔽。如没有彼此绝缘仍应视为单层屏蔽。最外层屏蔽两端接地是由于引入的电位差而感应出电流,因此产生降低源磁场强度的磁通,从而基本上抵消掉没有外屏蔽层时所感应的电压;而最内层屏蔽一端接地,由于没有电位差,仅用于一般防静电感应。下面的规范是最好的佐证。《GB 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3.6.8
控制电缆金属屏蔽的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模拟信号回路控制电缆屏蔽层,不得构成两点或多点接地,宜用集中式一点接地。(2)除(1)项等需要一点接地情况外的控制电缆屏蔽层,当电磁感应的干扰较大,宜采用两点接地;静电感应的干扰较大,可用一点接地。双重屏蔽或复合式总屏蔽,宜对内、外屏蔽分用一点,两点接地。(3)两点接地的选择,还宜考虑在暂态电流作用下屏蔽层不致被烧熔。《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6.3.1条规定…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等电位连接,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其原理是:1.单层屏蔽一端接地,不形成电位差,一般用于防静电感应。2.双层屏蔽,最外层屏蔽两端接地,内层屏蔽一端等电位接地。

此时,外层屏蔽由于电位差而感应出电流,因此产生降低源磁场强度的磁通,从而基本上抵消掉没有外屏蔽层时所感应的电压。如果是防止静电干扰,必须单点接地,不论是一层还是二层屏蔽。因为单点接地的静电放电速度是最快的。但是,以下两种情况除外:1、外部有强电流干扰,单点接地无法满足静电的最快放电。如果接地线截面积很大,能够保证静电最快放电的话,同样也要单点接地。当然了,真是那样,也没有必要选择两层屏蔽。否则,必须两层屏蔽,外层屏蔽主要是减少干扰强度,不是消除干扰,这时必须多点接地,虽然放不完,但必须尽快减弱,要减弱,多点接地是最佳选择。比如,企业中的电缆桥架其实就是外屏蔽层,它是必须多点接地的,第一道防线,减小干扰源的强度。内层屏蔽层(其实,大家不会买双层的电缆,一般是外层就是电缆桥架,内层才是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必须单点接地,因为外部强度已经减少,尽快放电,消除干扰才是内层的目的。2、外部电击和防雷等安全的要求。这种情况必须要两层防护,外层不是用来消除干扰的,是出于安全的考虑的,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必须多点接地。内层才是防止干扰的,所以必须单点接地。
任何屏蔽线都不能当做电源线用。1、保护层太薄。2、绝缘不到位。3、容易击穿。4、容易着火。5、安全得不到保障。6、给孩子带来了绝对危险。
请问YJV-4×240平方铜芯电缆和铜芯2芯35平方YCW电缆安全载流量多少安?
YJV-4×240平方铜芯电缆的安全载流量是495安;铜芯2芯35平方YCW电缆安全载流量是156安。
双绞线既能用在交流电源上,同样可以用在直流电源上,交流电流是以正弦波的频率存在于交流电源里,该频率电源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感应电动势),此回路既能用双绞线,那么直流电源用双绞线就更没问题了,因为直流电的波形是一条直线,用双绞线不会产生干扰信号等。
1、两端同时接地,很好地屏蔽射频信号易受地环路电流的影响。2、两端接地,并带大面积的并行结合线,很好地屏蔽射频信号地电流主要流过结合线,但易受电磁场影响。3、一端接地,对射频屏蔽不好,尤其是电缆超过1/8波长时,甚至比不加屏蔽线还差。4、发射端接地,接收端通过电容接地,如果电容类型、位置正确,可以很好地屏蔽射频信号没有低频地回流。
应该是接地,对电缆屏蔽两端同时接地,目前主要是如下考虑的:一般情况电缆是从一次设备引入二次设备柜的,如果室外一次设备故障或雷电冲击,由于电磁感应可能会使电缆屏蔽层室外的一端电压升高,如果只有一端接地,将使电缆屏蔽层两端形成电压差,造成二次微电子元器件元件的误动甚至击穿,因此必须两端同时接地,以平衡这种电压 这是由于集成电路、芯片等技术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新的技术问题而派生的,而此前,是规定一端接地(二次设备侧)的,以防止屏蔽层形成环流。
屏蔽线的接地有三种情况:单端接地方式、两端接地方式、屏蔽层悬浮。(1)单端接地方式:假设信号电流i1从芯线流入屏蔽线,流过负载电阻RL之后,再通过屏蔽层返回信号源。因为i1与i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它们产生的磁场干扰相互抵消。这是一个很好的抑制磁场干扰的措施。同时它也是一个很好的抵制磁场耦合干扰的措施。(2)两端接地方式:由于屏蔽层上流过的电流是i2与地环电流iG的迭加,所以它不能完全抵消信号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干扰。因此,它抑制磁场耦合干扰的能力也比单端接地方式差。单端接地方式与两端接地方式都有屏蔽电场耦合干扰作用。(3)屏蔽层悬浮:只有屏蔽电场耦合干扰能力,而无抑制磁场耦合干扰能力。这个问题也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谁也说不准,因为干扰无处不在,它解决的方法也有好多种,这就得在现场试,谁也说不上那种好使。看实际应用效果了 理论只是参考。
RS485 的2线半双工加上信号地,刚好3线和 232转485连接器485端对应连接就可以了,同名端相连。(1)485通讯接口一个对通讯接口的硬件描述,它只需要两根通讯线,既可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种数据传输的连接,是半双工的通讯方式。在某一个时刻,一个设备只能进行发送数据或接收数据。(2)硬件通讯接口建立后,在进行数据传输的仪表之间需要约定一个数据协议,以使接收端能够解析收到的数据,这便是“协议”的概念。(3)通讯协议有统一标准的协议格式,如“ModBus”协议,标准的协议内容全面,包含的内容很多,但不易理解。由此,可以定义了一种协议,简单实用,这便是“自定义协议”。(4)包括ModBus协议、自定义协议。气涡轮兼容两种协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