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沟里,动力线和信号线合适距离为60cm以上.信号分类电缆的合理布设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电缆之间的相互干扰。
如果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之间的间距小于15cm时,必须在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之间设置屏蔽用的金属隔板,并将隔板接地。
10kV架空线70CM,但是为了安全越远越好;距离地面应居民区6.5米非居民区5米高压线的垂直安全距离(国家标准)(1)高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10KV最小垂直距离3.0米35KV最小垂直距离4.0米66KV—110KV最小垂直距离5.0米154KV—220KV最小垂直距离6.0米330KV最小垂直距离7.0米500KV最小垂直距离9.0米800KV最小垂直距离15米(2)导线与建筑物之间最小的水平距离10KV最小水平距离1.5米35KV最小水平距离3.5米66KV—110KV最小水平距离4.0米154KV—220KV最小水平距离5.0米330KV最小水平距离6.0米500KV最小水平距离8.0米800KV最小水平距离8.0米800KV最小水平距离12米(3)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之间最小垂直距离小于1KV居民区6米非居民区5米1~10KV居民区6.5米非居民区5米35~110KV居民区7.5米非居民区6米220KV居民区8.5米非居民区6.5米330KV居民区8.5米,非居民区7.5米。10KV电力线路对地安全距离10KV电力线路与居民区及工矿企业地区的安全距离为6.5米;非居民区,但是有行人和车辆通过的安全距离为5.5米;交通困难地区的安全距离为4.5;公路路面的安全距离7米;铁道轨顶的安全距离为7.5米;通航河道最高水面的安全距离为6米;不通航的河流、湖泊(冬季水面)的安全距离5米。扩展资料:为了防止居民区发生触电事故,国家标准中规定:在居民区10米、35、110、220KV线路边导线与地面之间,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为7米。
电缆与电器设备的联接必须用接线盒,不得用散开的电缆芯线连接任何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外壳要有可靠的接地。十井下要使用检漏继电器。
是要有一个距离,具体多少,规范里也没具体规定,设计上大约最少在300毫米。
1、安全距离的概念因不同的等级和设备而产生的差异。如甲、乙类、丙类等。2、安全距离的概念可分为:1)近距离和小电流。2)远距离和小电流。3)大电流和小电流。4)电流和小电流。5)功率的概念:说白了就是指:用功率的公式计算。P=U×I×因公式为功率,所以P=UI。不同的电压等级,即使相同的条件下,产生的磁场也不一样。影响因素有:1)电压损失:线路电流I^2》中P、UI对地的电抗U=1/R2。2)近距离和小电流:《功率因数与系统电抗标么值之间的关系》电容:单位kV《额定电流》GB《绝缘电阻》GB《电子设施的》GB《绝缘》GB《导体和绝缘》《电力电缆》《电力电缆》一般是说,电力电缆就要用单芯电缆并联。

对于多芯电缆,尤其是在小于10KV/mm2的情况下做成单芯电缆,一般不作为相间配线(有些电缆是单芯电缆也可能用4芯),单芯电缆不需要配置相应的保护箱。埋地:电缆的敷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外皮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0.3m。2.电缆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m;当位于行车道或耕地下时,应适当加深,,且不宜小于1.0m。埋地敷设电缆应有铠装或防腐保护层。埋地敷设电缆深度一般不小于0.7m,农田内敷设电缆时可采用不小于1m。5.5m以上的严禁4m。
在现场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敷设中,仪表工必须将电源线、动力线等容易产生干扰的电缆与信号电缆隔离敷设在不同桥架内并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如15cm以上)。
安全距离不少于2.5m;还有就是,如果是同一种电压的应该没有标准吧,间距大于等于300mm就OK了主要是光缆的弯曲半径,至少考虑40倍直径。
这一般没有硬性规定,电缆吊挂一般不能遭受淋水,还一般不与压风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
垂直距离,也就是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不小于7米。水平安全距离不小于4.0米。10KV安全距离是1.5米,35KV安全距离是3米,66-110KV安全距离是4米。
为进一步提高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结合煤矿实际,特制定井下巷道电缆敷设及吊挂标准。电缆的敷设采用钢绞线、电缆钩吊挂。
动力电缆指的是给大负荷设备供电的电缆,如各种电机,电热等设备。
1kv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该距离100MM,动力电缆指的是给大负荷设备供电的电缆,如各种电机,电热等设备。
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不能敷设在一起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间隔距离,这是为了保证动力电缆一旦出现故障时,不会涉及到控制电缆的损坏。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六十九条之规定:“井筒和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巷道的两侧,如果受条件所限。
这个题目本身就出题就错误.按照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5.3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
根据控制缆和动力缆的不同分层敷设,如果动力缆要分多层需要有300mm的间距(或者载流量足够大),如果是控制缆,随便敷设。
是光纤和485电缆吧!最好分开敷设,想毕,这种电缆量应很少,1根到2根电缆而已,既然与动力电缆同敷设在一条电缆沟内了,可以穿管敷设。
外部标准:电气设备应上设备架,设备架离地约0.3米。正确连接电气设备接地线和接地极,接地极与电气设备的距离大于5m。
以太网电缆以太网电缆也是双绞线电缆,根据网络电缆的不同规格,其传输距离也不同。他们可以连接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和更多网络设备。
国家规范中是严格禁止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区分,个人实际经验:动力电源AC380以上的,绝对不能与信号线控制线同管铺设。
以下是最小安全距离,电压等级500kv,安全距离为5米;电压等级为220kv,电压等级为3米,电压等级为110kv,电压为1.5米,电压等级为35kv,安全距离为1米。
动力电缆在电力系统主干线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能的电能,线径粗大,一般为3芯或四芯,相间绝缘较厚,外侧有金属铠甲保护。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除手持式或移动式设备连接的电缆以外,井下敷设电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电缆必须悬挂:(在水平巷道或倾角30。
不能用rvvp电缆,要用计算机电缆或对绞对屏的控制电缆.一般传输距离在1000米没有问题.用双绞线,超800米。
地埋动力电缆和地埋光缆能不能同时埋在一个电缆沟里,有什么技术要求吗
一般来说不能,有电磁影响及安全隐患。同沟敷设需要注意距离,直埋光缆与电力电缆(35kV以下)平行时0.5m交越时0.5m。
MYJV高压矿用电力电缆8.7/15KV-3*120(国标)MYJ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煤矿用电力电缆用途:矿井中电能传输线路。
井下电器设备无非就是变压器,防爆开关等几种,种类不多也没有距离的具体要求。

煤矿井下要求为什么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间距不小于50mm,有何缘由规定
为了保证安全,若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间距小于50mm,是防止高压电缆绝缘击穿后,将低压电缆击穿,高电压就将送入低压侧,对人及设备构成危险.有这50mm的距离。
井下电缆敷设标准井下所有电缆均采用φ7.8钢丝绳配合五钩电缆钩吊挂,φ7.8钢丝绳每隔15米利用φ16×500锚杆固定在巷帮。
做中间接头就可以了,如果是高压电缆,一定要注意中间头的制作工艺,及做完头后的保护。低压电缆的话,首先看电缆的距离,如果超过300米。
平行、交叉净距离;有保温层500mm;无保温层1000mm。一般工艺管道净距离。
超过100米,需考虑屏蔽电缆,即便是动力电缆,电缆两端做360度屏蔽接地,可使用专门的emccablegland,信号或控制线同样屏蔽电缆,且分开敷设。
这要看能不能保证各自正常的运行管理,如果能就没有问题,比如现在有些城市和部门所做的共同沟。
普通的仪表电缆就好了,屏蔽层都不用,有什么问题?要是模拟量的话,是否电缆规格型号有特殊要求?中控室至现场机柜间的远程di。

1当电缆与地下管网交叉不多,地下水位较低,且无高温介质和熔化金属液体流入可能的地区,同一路径的电缆根数为18根及以下时,宜采用电缆沟敷设。
井下电缆必须悬挂整齐,并满足以下要求:在立井井筒中或倾斜30度及其以下井巷中敷设电缆时,应使电缆不承受拉力。

规范如下:工程所需的电器电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国家标准,向施工方索要电路布置预案.所用线管暗合必须是阻燃产品。
电缆头之间最短距离,和电缆的电压等级有关系的。10kV电压等级,该距离大约120mm。而对于35kV电压等级,该距离大约是300mm。
100米以下。1.电缆桥架转弯处。一般电缆桥架的转弯半径是位于电缆桥架内侧的最低处。2.电缆桥架进入建筑物的设置时,其转弯半径是位于电缆桥架内侧的最低处。3.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叉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5米。4.电缆桥架不宜安装在腐蚀性气体管道和热力管道的上方。5.电缆桥架应在热力管道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