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词:
ZRKVVRP 电缆 近几年,随着深圳电网改线的增多,高压混合电缆线路的外护套接地方式出现了许多单端接地系统。通过比照,却发现其直接接地端与带保护器不接地端的安装位置缺乏规律,同种类型的混合电缆线路出线,其带保护器不接地端却可出现在不同的安装位置。在DL401—91《高压电缆选用导则》及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单芯电缆护层单端接地系统其直接接地端与带保护器不接地端的具体安装位置也未明确。
1、ZRKVVRP阻燃屏蔽控制电缆:对单芯电缆单端接地系统两端的理想安装位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现通过护层过电压与电流的计算,分析探讨单芯电缆单端接地系统两端较理想的安装位置。显然,这种接地方式可避免在金属护套中形成循环电流,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损耗。这种接地方式在以架空线为主的混合线路中应用较多,部分纯电缆线路因为长度限制,无法满足三段或三的倍数段时,换位段外部分一般也选择该接地方式。冲击过电压即为外部过电压,由雷击引起,以行进波形式由外部传至电缆线路;而内部过电压则由电力系统内部,因断路器的操作或发生故障,使系统参数发生变化,引起电压暂态失稳,护层出现感应过电压。

由于高压单芯电缆标准中没有对外护层所需承受的操作过电压提出要求,
矿用控制电缆因而认为电缆外护套可承受操作过电压的作用。显然,护层单端接地系统带保护器不接地端安装的位置与内部过电压无关,起决定作用的是有方向性的外部过电压。图中Z1为电缆芯线和金属护套间的波阻抗,Z2为金属护套和大地间的波阻抗,Z0为架空线的波阻抗,U0为沿线路袭来的雷电压行进波幅值。显然,现以110kV混合线路系统为例,进行定性分析。当该系统遭受雷击时,我们可取U0=700kV,Z0=500Ω,Z1=17.8Ω,Z2=100Ω(对于直埋电缆,Z2=15Ω),分别代入式~,其中,并未考虑周边电缆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及行进波在电缆段的折反射过程,但结果是一致的,有兴趣的读者可做进一步探讨。
如果您对“ZRKVVRP阻燃屏蔽控制电缆”感兴趣,欢迎您联系我们